九游娱乐:吕雄心:60天“重建”肃雍堂

 公司新闻     |    2024-12-23 10:29:41来源:九游娱乐APP 作者:九游娱乐APP下载

  这个周末,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又是一票难求,展厅里的几件“庞然大物”颇受观众喜爱,比如位于二层“寻山问居”空间的“肃雍堂”。肃雍堂,是一座将高超传统营造技艺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建筑,也是卢宅传统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宅邸,而卢宅素来有着“民间故宫”的美誉。

  展厅中,这座进深4.75米、开间13.4米、栋脊高6.22米的复刻版肃雍堂前厅,出自国家级非遗项目卢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吕雄心的团队。“重建”这座卢宅中的“精华”,他们用了60天。

  60天复刻一座卢宅肃雍堂前厅——4月底,吕雄心从东阳驱车至杭州,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接下这个“极限挑战”。

  对于爱做饭的吕雄心来说,造房子跟做饭原理相通,都需要好的食材,都需要色香味俱全。不过这一次时间紧、任务重,必须切菜、起锅、调味同时进行。

  一回到东阳,吕雄心就把铺盖搬到了工作室,准备和团队一起酣畅淋漓大干一场。在传统卢宅营造技艺中,画样算料是基础步骤。一边,团队进入卢宅肃雍堂进行详尽测绘、建模;另一边,吕雄心的儿子吕坚飞速启程奔赴张家港挑选木材。最终他锁定了柚木,这种木材油性大、耐腐蚀、寿命长,在进一步比对筛选后,纹理清晰、稳定性好、略带香味的柚木王被选作主材。算料这一步,由吕雄心亲自把关。采购的原木,在营造结束后只剩下1立方米的余料,可谓相当精准。

  为了赶工期,吕雄心不得不采用增加成本的方式,只要张家港的木材基地完成部分原木的粗加工,就立刻安排装车。17米长的货车,先后分了三批次运送。

  有师傅表达了担忧,“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工,还是都上现代机械吧。”吕雄心果断否决,“必须用传统工艺,全上现代机械没办法达到那种效果,我宁可不睡觉的!”这是匠人对于传统的坚守。

  半天时间,大家赶制出丈杆、照篾等传统木作工具。木材一进场,第一道工序是最关键的画墨,吕雄心亲自操刀——因为所有木工制作都需依据墨线进行,必须精准无误。随后,20余人的木作团队马不停蹄开始赶工。解斫工具、平木工具、凿削工具、钻孔工具、磨砺工具等轮番登场。

  二木作是传统木作中的“重头戏”,指的是柱、梁、桁、枋、穿、斗拱等结构性木构件的营造。这一部分非常耗时,比如,光是复刻一根冬瓜梁就花费了3个工时。有师傅负责打磨梁形,另有师傅负责对照肃雍堂原形制。冬瓜梁的位置很醒目,它直接关系到整栋建筑的美观度。

  为了和时间赛跑,所有木构件的制作都同时开工,所有师傅都同时上场,每个环节都卡得死死的,加工梭柱、劈大梁、制作斗拱、出样、取料雕花构件……20多号人,每天从清晨六点半,热火朝天埋头干到晚上十点。其中,负责复验的师傅王大娜74岁,最年长,出生于1965年的吕雄心竟是年纪最小的。

  这期间最困难的是什么?“难?”吕雄心沉思片刻,“都不难,营造技艺懂了就不难嘛,但让我写文章,我肯定犯难。”他又随即想了想,“还有就是,我要哄着这些师傅咯。”比如,老师傅和青年人起了争执,拥有50多年经验的金师傅认为,应该按照传统做法对细部进行小范围校正,负责现场管理的朱工坚持模型无误,必须严格依据预装模型分毫不差地施工,“其实谁也没错,实操和理论之间的冲突。”

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货梯塞不下任何一根梁、柱、枋,团队只能在展厅窗户的外墙搭建一个高20多米的吊装平台。所有的大型木构件,都通过展厅一扇长宽各一多米的窗户塞进室内,塞了整整三天,这是团队没有料到的。

  吕雄心在展厅内利索地弹线、定位。顺利完成第一步后棘手的事情出现了,现代吊装设备无法进场、传统营造常用的龙门吊无法设置。怎么办?梁、柱、枋等大家伙达千斤之重。师傅们只好分层站在满堂架上,进行垂直搬运再安装。经过不懈努力,这座肃雍堂前厅终于有了雏形。

  在古建人看来,肃雍堂前厅最为独特的结构是抹角梁和挑金斗拱。吕雄心说,“这在传统建筑中很少见到,也是本建筑中最难的部分。”《卢宅营造技艺》一书中这样描写:“挑金斗拱样式,别具一格……讹角坐斗上,向内出单翘单上昂,上昂特长,呈弧形上伸,用一斗三升厢拱承金桁,端头下插一雕成莲莲头的冲天销;山面斗拱三根上昂支撑三架梁。”大家可以通过下图,自行感受工艺的复杂度。

  抹角梁及内转角雕花挑檊左图为模型(朱宝华制作)中图为东阳卢宅肃雍堂实拍右图为展厅实拍(郭婧 摄)

  吕雄心回忆,“抹角梁这个部位尤其难做,好多构件相交在一处,比如三根挑檊、三架梁、两组斗拱,它们之间要通过榫卯结构紧密咬合,而且几个榫卯结构又不一样,这难度就大了,毕竟原建筑没办法进行拆解啊。”一次就成功了吗?“那当然,不然浪费掉的木材,好几万呢!”吕雄心笑道。

  安装栋桁的过程也非常艰难。由于桁条高度加上卯口深度已基本贴近展厅顶部,师傅们只能猫着身子在狭小的空间内一寸一寸挪动——搬运几百斤的桁条、严丝合缝地安装构件,都是使用这个姿势。大家的衣服湿了又干、干了又湿。

  所有雕花构件被安上了之后,肃雍堂前厅的富丽堂皇顿时显现。不上漆料的木工,是非常考验木作师傅手艺的,但凡有瑕疵,观赏者一眼就能捕捉到。除了木匠,雕花匠的手艺同样要经受大家的评判。目前的展厅陈设,特别摆放了四个牛腿,为的是呈现制作过程。吕雄心给了大家一个小建议,“观赏它们要仰视,看完正面,要再看看左面和右面,你会发现龙的眼睛一直盯着你。”“雕花师傅每一刀下去深浅都不一样,是有思想在里面的,雕出来的东西才能这么活灵活现。”这也是吕雄心认为手作技艺无法被取代的原因。

  团队从前一天晚上7时,全手工拆装脚手架直到凌晨3时。6月30日15时,清场交付,彼时离吕雄心定下的交付时间还提前了2个小时。

  肃雍堂前厅,进深4.75米、开间13.4米、原栋脊高度6.77米,由于展厅空间显示,栋脊高度下降了55厘米。但这55厘米,并不影响观赏者的遐想。

  500多年前,肃雍堂由雅溪卢氏十四世孙卢溶修建。卢溶是何许人?他曾斥资两次捐建义乌东江桥。家大业大,宅邸自然也建得气派雍容。

  首先,它是一座十分罕见的九进古民居。来到东阳卢宅,最先穿过的是“风纪世家”“大方伯——祖孙父子兄弟科甲坊”等石牌坊,这些石牌坊两两间隔10余米,走到石牌坊的尽头,才是九进的开端,捷报门、仪门、肃雍堂正厅、穿堂、同寿堂……

  其次,这座建筑集合了东阳木雕、石雕、砖雕、堆塑、漆画等艺术。这其中,出现了许多“逾制”的装饰。比如,漆画,《卢宅营造技艺》中谈到,受朝廷规制的限制,民居的木构件一般不做染色上漆处理,祠宇厅堂上漆则以黑色、红色为主,施彩色漆画现象也较为少见。在肃雍堂,却出现了蓝绿茎叶装饰的粉红牡丹和莲花。此外,歇山顶和溜金斗拱也是如此。

  再者,以肃雍堂为代表的防水巧夺天工。仰头看房顶,能清晰地瞧见几处下沉部位,但雨水却从未渗漏过。因为桁条上挖了槽,被放入U形截面的石槽,石槽间用桐油石灰黏连,上方再铺了一层锡板,使得“天沟落水隐而不见”。肃雍堂称得上是传统营造技艺的集大成者,每一处细节都值得仔细揣摩与研究。

  2008年,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包含东阳卢宅营造技艺、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、浦江门营造技艺、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。

  吕雄心已经和营造技艺打了近半世纪的交道。16岁时,他跟着姐夫前往大西北成为一名木匠;24岁时,他开启了古建筑修复生涯,曾前往汶川、泰顺等地主持修缮三百多座文保建筑。去年,58岁的吕雄心凭借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,入列浙江省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名单。

  这些年,为了传播弘扬卢宅营造技艺,吕雄心可谓煞费苦心。2017年,中央美术学院驻浙江东阳传统工艺工作站揭牌成立,吕雄心成为常务副站长。光是今年6月,吕雄心就张罗了5场推广活动。合作课题、担当实习基地、举办公益课堂、策划体验活动……这些年来,吕雄心已经攒下了一本厚厚的日志。儿子吕坚在一旁“埋怨”,“我爸做这些事啊,已经自掏腰包不少钱了!”吕雄心憨憨一笑,“你们赚钱,我花钱嘛”。采访当天,单是记者遇见的就有两拨人。一拨来自浙江省古建院,前来和吕雄心研讨三合土。另一拨来自温州高校,吕雄心特意借来投影仪,摆好桌椅、备好课,准备为大家好好讲讲卢宅营造技艺。吕雄心迫不及待想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门非遗的魅力,“你看看我们的木工师傅,全是老头子了。”

  60天复刻完成的卢宅肃雍堂前厅,承载的是千年的传统技艺与积淀,吕雄心说,“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啊,是承受了时间考验的,我们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!”